今年以來,豐寧金龍積極推進全員創新、自主創新,廣大職工創新創造熱情高漲,小改革、小發明、小創新不斷湧現,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生産技術和設備管理水平,有力促進了公司降本增效工作的開展。
給采場電耙加點“料”。由于采場電耙鋼絲繩來回拖運,造成電耙拖輪損壞嚴重,重新購買的托輥内壁太薄、不耐磨損,且與原裝托輥不配套,更換維修故障頻繁,嚴重影響采場出礦效率。爲解決這一問題,礦區技術人員組成攻堅小組,多次去采場實地論證,提出由舊的礦車車軸進行加工改裝,解決拖輪壁薄易損壞的問題。本次改裝一次性投入成本相對較高,但後期設備更換維修費用大大降低,在确保采場總體設備投入費用降低的同時,又解決了鋼絲繩托輥頻繁故障、維修,導緻生産延誤的問題。此項改革在投入井下生産實際使用後,電耙托輥更換維修故障率大大降低,在保證采場出礦安全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出礦效率。
風水結合降粉塵。原井下灑水降塵使用細膠軟管的方式進行作業,水壓小流量小,降塵效果差,灑水耗費時間長,影響出渣、出礦效率。同時,易對作業人員造成職業病危害。爲解決這一難題,礦區技術人員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經過多次實地調查研究,反複分析論證解決問題的方法,決定将風管和水管進行結合,在風管閥門前端接上水管,利用風管加壓,達到霧狀噴射的效果,從而達到降塵目的,投入使用後作業面粉塵濃度明顯降低,真正實現了灑水時間短,降塵速度快,降塵效果好的目的,有效确保了出渣、出礦效率的大幅提高。
自動道岔讓井下運輸安全便捷。五礦區108線井口集中運輸巷道受岔道盤影響,每次車輛運輸到此都需要停車,人工扳道岔後才能正常運輸,費時費力,也存在安全隐患。爲了解決這一難題,礦區員工集思廣義,群策群力,對這一問題提出改造建議,決定安裝司控道岔,該設備主要由遙控發射機、信号接收主控機和液壓推杆機三大部分組成。電機車在運行中,司機可使用遙控設備,操作實現自動搬動道岔的目的,整個系統安全,性能穩定,結構合理,最終在改善了井下運輸安全條件的同時,提升了運輸效率,提高了出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