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激發班組成員争先創優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金翅嶺金礦氰化二車間浮選班組以“提指标、降成本、增效益、保安全”爲核心,通過細化分解指标、搭建競賽擂台等形式,在下轄的三個小組間開展“指标競賽”,有效提高了作業效率。
“賽馬”機制,人人頭上有指标。按規範流程高效的把工作做實做細是氰化二車間指标競賽的宗旨。車間專門成立“指标競賽”小組,建立“指标管理工作群”,搭建“賽馬”平台。車間管理人員每天将化驗數據發送到指标競賽群内,根據化驗數據在群内指導當班職工逐步調整工藝參數。車間将浮選班分爲3個小組,每小組4人,在班小組每兩小時将浮選濃度、加酸加藥量以及精選初選泡沫刮出量以視頻或照片形式實時情況在群裏發布,實現全過程實時采數、随時查看。爲了調動組員優化指标積極性,班組每周利用安全例會對各小組情況進行總結,車間每月對各小組指标進行綜合評比,并累計分數,鉛尾礦品位低于0.25、銅尾礦品位低于0.14的礦部責任制考核指标,小組得分越高,組員獲得的獎勵金額就越多。以這種正向激勵的方式在各小組之間掀起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不斷提高各小組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操作水平。
對症下藥,趕超學習找差距。競賽的目的是爲了實現降本增效。爲了使競賽有跟蹤、有落實、有監督,車間定期開會讨論各小組生産指标情況,并将各小組指标曲線及時公布,查找各小組之間的差距,督促和指導班組做好優化指标工作。
“二組注意,銅尾礦跑銅0.16,高于責任制考核标準,馬上提加酸量,精選泡沫刮出量偏少。”夜裏10點,班長張世偉查看當班職工發到工作群裏的操作圖片和數據時,發現小組成員有操作偏差,便馬上對職工操作進行調度。
“四點班三組銅尾礦品位雖然控制在考核指标以内,但是尾渣品位還是比其他兩個組高出0.02。”爲了改變這一情況,車間主任徐懷浩手把手給三組組員現場指導操作,并利用班前會培訓,讓大家熟悉作業流程和标準,持續強化職工操作技能培訓,同時召集各小組成員開展大讨論,對遇到的問題共同探讨分析,形成了濃厚的競賽氛圍。
保障到位,設備爲安全穩定爲競賽“護航”。在降能耗上,一是以成本改善爲重點,浮選班将電耗、油耗、藥劑及其他材料消耗通過二級責任制進行量化考核,将節能降耗、成本費用與組員收入和車間的經濟利益挂鈎,用市場機制引導職工自覺增強降本增效意識。3月份車間優化流程改造,在不影響正常生産的情況下,停用一組銅鉛掃二浮選機,一組銅鉛精二浮選機,每月可節約電費14.26萬元。二是大力開展修舊利廢工作,修複、改用、替換消化廢舊物資,盤活資金。在設備管理上,一是強化點檢、隐患、檢修、潤滑、備件、故障管理等基礎管理工作診斷,做好設備運行情況交接班。二是堅持以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爲抓手,開展設備隐患自查工作,對自查中發現的隐患缺陷從責任人員、治理措施以及緊急程度進行全面分類,并限期督促整改,确保發現的設備隐患徹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