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擊完電腦文檔上的最後一行字,林健點擊保存鍵後退出了編輯模式。摘下眼鏡,揉了揉發酸的眼睛,時間已是午夜時分。
“正趕上值班,查完崗後抓緊時間把今天的項目調度會内容整理一下,明天還要跟設計院的工作人員對接一下項目設計圖紙進度。”林健這樣說道。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挑燈夜戰了,對于剛到瑞海礦業5個月的林健來說,這樣的作息似乎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1988年出生的林健,嚴格來說還沒有正式邁入35歲的“門檻”,但對于熟悉他的人來說,老成練達、深思遠慮是貼在這個年輕人身上鮮亮的标簽。
2022年12月瑞海礦業項目建設大會戰正式打響,作爲招金的“一号”工程,項目建設得到了公司上下的高度關注和重點支持。得知企業急需内控審計和基建管理方面的人才後,彼時正在招金礦業總部審計部門的林健主動請纓,投身項目建設一線。
來到瑞海礦業後,林健擔任企管審計部門的負責人。作爲企業重要的綜合性管理部門,企管審計科擔負着項目建設内控管理、合同審計、合規治理等重要職能,爲管理層提供重要決策依據。
到任後,林健在短短幾天裏迅速掌握了企業内部管理詳情,他結合自己曾在公司總部從事審計的專業經驗,根據條線管理要求,對内部管理機制進行梳理,修訂完善了《内部審計制度》、《法律事務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等20餘個制度,修訂制度條款215條,建立了科學規範的内控管理體系,爲項目大會戰提供了全方位的機制保障。
爲杜絕項目建設中的管理漏洞,減少項目建設風險,林健突出審計重點,加強現場驗收管理,自創并嚴格實行“三個凡事”和“四不準”驗收法,即:凡事有依據,凡事有标準,凡事有人管;隐蔽工程未驗收不準進入下一個工序,變更工程沒有簽證不準施工,未按規範和設計施工不準驗收,問題未整改不準驗收。通過這些舉措,有力保障了項目建設高質量進行。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他主導完成了消防工程結算審計、工程進度月份結算審計等,全面參與了輔助井改絞、主井改絞及斜坡道錨索施工等20餘份合同的談判工作。
今年年初,進風井原有施工隊伍準備撤場,原屬于施工方的設備需要交付給企業。爲了摸清設備實際價值,林健利用1個周的時間,對進風井共計149台套設備進行了摸底。對設備的品牌、使用年限、原價值等有了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他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這些設備折舊進行了精準、科學的計算。經過他與施工方反複拉鋸,據理力争,設備轉讓價格下降37%,一舉爲企業節省工程投資500多萬元。
随着項目建設深入推進,基建工作重要性日益凸顯,爲進一步強化企業基建管理工作,土建工程專業的林健調任基建科長。重拾老本行的他在另一個專業領域書寫了青春版的“老兵新傳”。
爲确保工程建設高标準、高質量,林健引入PDCA閉環管理思路,從工程招投标、圖紙審查、合同簽訂、工程驗收,全過程參與,全流程控制,實現了全閉環管理,有效提升施工項目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在轉任基建科長的兩個月裏,他帶領基建管理人員狠抓現場管理,優化設計方案,補齊管理短闆,共優化選礦工藝設計4項,完善基建檔案23份,在節約工程投資近400萬元的同時,有力推動了基建基礎管理工作提檔升級。
“能夠參與瑞海大項目建設,這是衆多礦山人的夢想。作爲一名年輕人,有幸加入建設團隊,我肯定會用上自己的全部專業知識和經驗。經過努力,項目能夠快速高效推進,我想這就是青春的價值所在”。提及幾個月來在瑞海項目建設中的感想,林健說出衆多參與項目建設的年輕人的心聲。在大項目建設的廣闊戰場上,林健用青春的腳步飛奔前行,奔赴着一個又一個陣地。